什么是帕金森综合症

2017-05-18 16:11:41 来源:
分享:

帕金森综合症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,也称为震颤麻痹,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,也是中老年最多见的锥体外系疾病,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,因多巴胺生成减少,致使静止性震颤、肌张力增高、运动缓慢。本病多产生于50~60岁以上的中老年,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。男性稍多于女性。病发率约占全部病人的75%~80%。

现在的研究认为,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发与环境因素、遗传、氧化应激、兴奋性神经毒素、年龄老化因素、本身免疫、细胞调亡等因素有密切关系。这些病发因素都有1定的科学根据,但是又都不能美满的解释。

本病目前还没有法根治,如若不经医治,通常病后10年左右,可因严重肌强直、全身僵硬及各种并发症而致使死亡。若尽早医治,可改良症状,延永生存。

我们应当尽早预防帕金森综合症。平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,如杀虫剂、除草剂、农药等;饮食上要平淡饮食,多吃粗纤维食品和西瓜、香蕉等有通便功效的水果;避免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资,如:1氧化碳、2氧化碳、锰、汞等;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是预防和医治帕金森综合症的有效方法,可以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;发现老年有上肢震颤、手抖、动作缓慢等帕金森病先期征象时,应及时到医院救治,争取早诊断、早医治;避免或减少利用奋乃静、利血平、氯丙嗪等引发震颤麻痹的药物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