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金森病多发于40~70岁,属于中老年疾病,其表现为颤抖麻痹,且发展缓慢,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,人到中年时,各种疾病随之而来,那么帕金森这1病症有什么表现,很多人都缺少对着方面的视察与研究,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,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?希望在看过以后,可以早发现,早医治,避免遭到进1步的伤害。
1.临床前期症状
(1)感觉异常:事实上早在Parkinson《震颤麻痹》1书中就描述“部份PD病例在其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出现风湿样疼痛”,同年Charcot也对2例PD患者作了一样的描写。直到20世纪70年代,Fletcher和Snider等人材对PD的临床前期症状及感觉障碍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。到20世纪80年代,William等人结合电生理学对感觉障碍进行了分类,他报告的感觉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关节处无缘由的麻痹、刺痛、蚁行感和炙烤感,以腕、踝处为主,开始多为间歇性或游走性,后期表现为固定性。常规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客观感觉异常,电生理检查可见部份病例的体感引发电位(SEP),特别是下肢的潜伏期和传导时间延长。到20世纪90年代初,我们对150例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,结果是全部患者不同程度的在PD临床症状出现前体验过患肢感觉异常,而且这类异常可1直延续下去,但与运动障碍不成平行关系。电生理检查主要是体感、皮质引发电位有皮质延搁(centredelay)和传导延迟及潜伏期延长。
(2)不宁肢与易疲惫:除主观感觉异常外,约1/2患者在初期曾体验过患肢难以描写的酸、胀、麻痹或疼痛等不适感,而且这类不适感多在劳累后的休息时产生或明显,经敲、捶打后可减缓,酷像不宁腿综合征的表现。另则,部份患者的患肢易出现疲劳感,特别是上肢的腕关节、肩关节,下肢的踝关节和膝关节,当劳累后这些部位可出现难以发现的轻微震颤。对这些症状开始时服用1般镇痛药可有效,数月后则无作用。此时服用多巴药物后可出现明显疗效。
2.临床期症状
(1)静止性震颤(statictremor):常为PD首发症状,少数患者特别70岁以上病发者可不出现震颤。其机制是受累肌群与拮抗肌群规律性、交替性不调和活动而至。初期常表现在肢体远端,始于1侧,以上肢的手部震颤为多见,部分患者始于下肢的膝部。当伴随旋转的成份参与时,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,可出现拇指、示指搓丸样震颤。震颤频率1般在4~8Hz,静止时出现,大力动作时停止,紧张时加重,睡眠时消失。经数年后累及到同侧上下肢或对侧,严重者可出现头部、下颌、口唇、舌、咽喉部和4肢震颤。令患者活动1侧肢体如握拳或松拳,可引发另侧肢体出现震颤,该实验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震颤。后期除静止性震颤外,部份患者可合并动作性或姿式性震颤。
(2)肌强直(rigidity):肌强直是PD的主要症状之1,主要是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均衡性张力增高而至。如果在被动运动中始终存在,则被称之为“铅管样强直或张力”,若同时伴随震颤时,被动运动时可感到有齿轮样感觉,则称之为“齿轮样强直或张力”。肌强直最早产生在患侧的腕、踝,特别是患者劳累后,轻缓的被动运动腕、踝关节时可感到齿轮样肌张力增高。由于肌张力的增高,可给患者带来1系列的异常症状,如瞬目、咀嚼、吞咽、行走等动作减少。
(3)运动缓慢(bradykinesia):
表现随意动作减少,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缓慢,因肌张力增高、姿式反射障碍出现1系列特点性运动障碍症状,如起床、翻身、步行和变换方向时运动缓慢,脸部表情肌活动减少,常双眼凝视,瞬目减少,呈面具脸(maskedface),手指精细动作如扣钮扣、系鞋带等困难,书写时字愈写愈小,为写字太小征(micrographia)等。
(4)姿式步态异常:
姿式反射障碍是带给PD患者生活困难的主要症状,它仅次于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。患者4肢、躯干和颈部肌强直呈特殊屈曲体姿,头部前倾,躯干俯屈,上肢肘关节屈曲,腕关节伸直,前臂内收,指间关节伸直,拇指对掌;下肢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略呈曲折,初期下肢拖曳,逐步变成小步态,帕金森病症状有哪些,起步困难,起步后前冲,愈走愈快,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,称之为“慌张步态”(festination),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;转弯时因躯干僵硬,躯干与头部联带小步转弯,与姿式平衡障碍致使重心不稳有关。患者惧怕跌倒,遇小障碍物也要停步不前。随疾病进展姿式障碍加重,晚期自坐位、卧位起立困难。目前对PD患者这类固有的姿式反射障碍的机制还没有明确解释,有人认为该症状主要与苍白球经丘脑至皮质的传出环路侵害有关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帕金森氏病临床表现
下一页:帕金森病的表现有哪些
相关问答